正穗財稅 旗下正穗知識產權服務平臺
電話:400-600-5982
專利本身是一種公開換取保護的方式,申請獲批后人人可在網上查閱。上周福特高調宣布,向競爭者有償開放了電氣化車輛技術專利。此處福特廣而告之的“開放”,是指對使用權的放開,意味著人們進行付費之后,廣州版權注冊認為可以參照專利仿制、使用這些電氣化車輛技術,而福特公司不予以責任追究。
如果你對福特的這些專利感興趣,可以到福特公司商業化和許可辦公室申請,或者通過AutoHarvest基金會獲得使用權審批。福特本身是AutoHarvest基金的創設企業之一,也是其團體成員。AutoHarvest允許其成員展示自己的技術,然后私下和投資者對接,探索彼此感興趣的技術和商業發展機會。
目前福特旗下擁有包括福特福克斯、福特蒙迪歐混合動力在內的6款混動和全電動車型。發言人Cangany稱,福特的定價初衷是根據技術區別給出一個合理定價,讓更多人能支付的起,大概是幾百到幾千刀不等。
一場專利開放小高潮
不少外媒都稱,福特的專利開放是在模仿特斯拉。去年6月12日的時候,馬斯克在數度鋪墊后,在特斯拉官網發布了一篇名為《我們的專利都屬于你》的文章,宣布將開放旗下所有專利供競爭對手取用。而與福特的最大不同在于,特斯拉一毛錢也沒收,這一舉動讓人們吃了一驚。
當時各家車企收到這個消息后態度不一。本田和通用似乎放不下架子,當被問到對特斯拉開放專利的看法時,本田發言人Angie Nucci把自家的電動車的能效夸了一頓,稱本田很享受電動車的研發樂趣,算是間接否定了使用特斯拉專利的可能。而擁有眾多電動車型的通用汽車,也同樣對特斯拉的慷慨大方不以為然,放話說對特斯拉的專利技術不感冒,只對特斯拉在商業領域的動作感興趣。
也有兩家車企對特斯拉的做法比較喜聞樂見。日產和寶馬首先和特斯拉進行對談,希望有機會的話,一起在電動車領域掀起點小風浪。隨后汽車領域就開始刮起了新一輪技術共享大潮。在特斯拉公開所有專利后的一個月,寶馬也向競爭對手公開了與Samsung SDI合作的電動車電池技術。
福特、豐田兩家企業當時未對特斯拉開放專利作出回應。今年年初時,新能源戰略有明顯差異的豐田忍不住也發了聲,宣布將向汽車行業無償提供其獨有的約5680件燃料電池相關專利使用權。這距離首款燃料電池車Mirai推向市場不過短短一個月,而豐田祭出的,是20多年來的苦心積累。
時隔一年,福特也默契地采取了相同動作。雖然在特斯拉和豐田的慷慨,以及本田通用的保守之間,選擇了“有償使用”這一灰色地帶,但也算是趕上了“技術共享,推動行業發展”的大潮。
開放背后的車企小心思
廣州版權注冊認為,不少業內人士卻淡定的很,他們認為商人就是商人,這些公司紛紛開放專利使用權,是一樁利己利他的不賠本買賣。細細推敲,可以在營銷、戰略層面找到對應的原因。
在營銷層面,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。就在同一條新聞,就在開放專利使用權的下文,就是福特馬不停蹄附加的人才招募計劃。文章稱福特計劃在今年雇傭200位電動車工程師。
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有500位電氣化工程師在密歇根的迪爾伯恩工程實驗室供職。招募啟事掀起的最新一輪用工潮,將會為福特未來電動車項目增加40%的人馬。專利開放后附上招聘啟事,有人說,開放專利本身不是重點,重點在于炫一下企業研發能力,打一下小廣告,進一步為企業添磚加瓦。
在戰略層面,不少新興領域里,有一定積累的前輩企業開放專利也不是什么新鮮事。這種做法的目的,是幫助行業后輩更快將這項技術普及開發,大家一起把市場做大,攤薄技術成本。而且在一眾有崛起之勢的新能源戰略中,特斯拉、寶馬、福特都想依靠建立行業標準,搶下下一輪制高點。
而豐田的專利開放背后,也是為了呼朋喚友,在新能源大潮中與電動車爭寵。研發和技術成本高居不下,成了其他企業掌控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取向的壁壘。為了不至于被全電動車陣營搶占先機,才狠心放出了大招。不過當豐田把競爭對手視為電動車和油電混動車時,特斯拉卻是把燃油車看做了現階段真正的競爭對手。能不能拼過電動車陣營,豐田還得加把勁兒。
不過福特特立獨行的開放做法讓人不免生疑。這個提供專利開放OFFER的AutoHarvest基金會,給人的感覺更像是福特參與組建的專利聯盟。聯盟成員之間有利于技術交流與專利共享,而且付費這種半封閉的方式,保留了些許私密性。有限范圍積聚而成的共享效應和排他效應,很難說會不會形成技術壟斷。AutoHarvest基金會的屬性,還要讓人打一個問號。
從開放到應用,還有多少距離?
維基百科對“專利“的定義稱,申請專利時明確且充分揭露其發明技術的內容到可具體實施的地步(不可僅是漫天空想),并界定請求的權利范圍。但是車云菌在翻了一堆專利之后,發現的一個普遍現象是,專利固然說明會詳細解釋原理,但未必會給出具體設計參數。
例如自動駕駛技術的專利透露,用車前柵格處激光雷達探測前車車距,可以實現跟車行駛。而使用何種雷達,考慮何種環境外因,設置多少車距,未必會一一披露。專利中提到的核心技術可以通過寫作策略,被巧妙保護起來。而且一項技術申請多個專利的方法,也是為了在不得不公開的基礎上,增加模仿難度和成本。
另一種可能,對于不容易復刻模仿的技術,企業干脆就懶得為其申請專利。早在去年特斯拉開放專利時,AutoHarvest基金會的分析師David Cole就認為,Tesla開放專利并不代表開放了他們的核心機密,這些機密并未申請專利。有些真正核心的機密,都被鎖進了保險柜里。
還記得馬斯克的那句名言么?
我們基本上并未為SpaceX申請任何專利。我們最主要且長期的競爭對手在中國,如果我們申請了專利,是很滑稽的事,因為那只是方便中國人直接拿來山寨而已。
這種對中國人民山寨能力的吐槽,車云菌雖然不爽,但也有點無力反駁哎。
看上去開放到應用之間,還有不短的距離。翻翻特斯拉開放后的新聞,雖然有各家或示好或不屑的表態,但是真正爆出開始應用的新聞卻只是寥寥。一方面可能是模仿帶來的優勢不勾引人,一方面可能是從專利獲取到技術掌握之間,還要一段時間的積累。
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、學習之用,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。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,請咨詢正穗財稅。本文來源于互聯網,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,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,請與小編聯系,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,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;如您有優秀作品,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!http://www.haflash.com聯系方式: zhengsui888@163.com
價格透明
明碼標價不欺騙客戶
信息保密
所有客戶信息嚴格保密
進度掌握
全程跟進辦理流程
售后無憂
專業顧問全程跟進
掃一掃微信二維碼
獲得更多商標注冊優惠
熱線咨詢電話: 400-600-5982
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中243號A202房
2004-2024 廣州市正穗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8117919號